快三官网彩票查询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快三官网彩票查询 > 新闻动态 > 0-6岁儿童的成长与教育关系问题
0-6岁儿童的成长与教育关系问题

2025-08-07 15:09    点击次数:177

  

图片

——本文是阅读《儿童生活与教育》(侯莉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9)第七章的札记之二。

【摘录】儿童成长包括儿童自己的“成长大纲”和成人的“教学大纲”。儿童自己的“成长大纲”指的是儿童固有的、以天性为基础的“大纲”,成人的“教学大纲”是成人制定的符合儿童需要的引导儿童的“大纲”。

3岁前的儿童主要按照自己的“成长大纲”来学习,儿童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次序以及每个阶段延续时间的长短,基本上由自己内在的指导方针以及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的东西所决定,成人的“教学大纲”在这个阶段的儿童身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儿童在6岁以后,开始具有接受成人教育教学的可能,也就是说,儿童从这一时期开始,已有可能采用某种教学和教育的大纲。

学前儿童(3-6岁)的教学处于这两种类型的教学之间

【启示】如果成人的“教学大纲”不符合儿童自己的“成长大纲”会怎么样呢?。        

在儿童早期养育中,成人在此期间的作用应该是“支持”。        

存在一个疑问: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有意思。但是这真的是“客观规律”吗?其中没有“文化的、实践的”因素吗?

【摘录】儿童早期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期可以接受教师的大纲来学习,而学前儿童则是将教师的大纲转换成自己的大纲来学习的,而且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的大纲的程度”。         他是根据自己的特性、兴趣和思维水平来接受教师的教学大纲,任何超出他的大纲水平的内容他都无法接受。

【启示】外因要适合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地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滞后的、超前的教育都是无效的教育。

【摘录】儿童最早是从自己的“成长大纲”出发来建构自己的内在生活的,所以,儿童早期的教育和教学应该区别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如果我们给自己规定了任务,让儿童在学前期便完成学校大纲,就是说,授予儿童每门学科的按其逻辑编排的系统的知识,那么很明显,我们永远也不会完成这个任务,即将传授知识与使这个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结合起来。

【思考】超前教育,小学化的学前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强行这么做,是教育的浪费,也是对儿童生命的浪费。

在我们现实的学前教育中,小学化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滞后”,小学化还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教育浪费对儿童的长远影响如何也缺少科学的研究,因此对于如何去纠正“教育浪费”,我们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实践,这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鼓吹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是认为,只要孩子早点“起跑”,就能赢得未来。

但是,事实的真相是,当孩子还在刚刚学步时,却要让孩子去跑,这能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利吗?这可能恰恰是造成孩子最终“输掉”了自然成长的黄金阶段。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